• 搜索中心
  • search

您当前的位置:
全讯官网-0008全讯注册>>智伴机器人新闻>>育儿课堂

  • 来源:南昌心海教育
  • 作者:董春云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05-01
  • 779次浏览

欢迎来到智伴课堂,我是智伴课堂的老师,接下来的几周,将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学习,一起分享“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”课程,在开启我们的学习之前,我们先讲讲我们应该如何学习?每个人都有学习的经历,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来,学习习惯好与坏直接影响我们

欢迎来到智伴课堂,我是智伴课堂的老师,接下来的几周,将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学习,一起分享“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”课程,在开启我们的学习之前,我们先讲讲我们应该如何学习?

每个人都有学习的经历,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来,学习习惯好与坏直接影响我们的学校效果。那么,我们思考一下,我们怎么学习效率最高?如何学习才能达到我们的想要的效果?我们是听一听而已,还是持续的听?还是有总结的听?学习的本质和流程是怎样的?

学习的性质是由感觉、经验系统、行为这三个方面联动完成,如果只有感觉(就是我们听的听觉),没有启动经验系统,形成比较总结,那么行为上是无法改变的。所以,我们的学习,必须要完成三个这三个步骤,学习才是有效的。我们举个例子说明:比如孩子要学会吃饭、孩子学习骑车、孩子学习新知识等,都要把现在所看所听的内容,和过去接触的经验比较总结,最后形成新的知识和操作技能。而家长学习同样如此,这是人类学习普遍的规律。

这个课程是我们从业七年来的经验总结,这些知识与经验,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呢?我的回答是:不可能!为什么说不可能呢?因为这些课程的知识与经验,都是建立在孩子的学习动力未被破坏,或者是说破坏不严重的基础上的,也可以说孩子的学习动力尚未被启发的学生。如果孩子的学习动力已经被破坏,那这个课程是不是也对孩子有帮助呢?我的回答是有帮助,但是无法根治,因为被破坏了学习动力的学生,不仅仅是需要建立动力的问题,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与自我价值感的问题。如果孩子已经在学习上没有自信,或者是没有价值感的学生,学习动力的课程已经远远不能够帮助到你的孩子,而应该帮助孩子先建立自信和价值感。

为什么说要建立孩子自信和价值感呢?因为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,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,会去勇敢的面对的,更不可能会积极面对,他面对这个世界所展现出来的是我们看到的“应付和应对”,属于“完成任务”,属于迫不得已,至于质量好不好,质量高不高,不是孩子所考虑的范畴。孩子只考虑明天我改怎么应付老师,在家怎么应付家长。这是孩子思考的核心。

没有自信的孩子,是没有价值感的,同样,没有价值感的孩子,是不可能有自信的品质的。因为只有有了价值感,我们才会充满自信,我们之所有充满自信,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有价值感。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总是经历挫败感,总是不能够很好的完成,他所接到的反馈都是负面的评价和批评,这样的孩子是自卑的、挫败的,所以没有价值感。所以,一个已经没有自信与价值感的孩子,一定要先解决孩子的自信和价值感。

那么,我们的课程可以帮助哪些孩子呢?它可以帮助我们以下三类学生:

一类是适合低年级的孩子,比如一二三年级,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动力尚未被完全破坏。二类是适合在家长监督下能完成作业的孩子,或者是不能主动完成作业,熬夜或起早还要完成作业,和完不成作业第二天害怕老师批评的孩子,三类是学习动力尚未挖掘的孩子,而且价值感和自信没有被严重破坏,具备引导价值。(家长学习后可引导,如果家长已经无法引导,或者亲子关系已经破裂了,需先修补亲子关系)

好,现在我们开始讲如何提升孩子学习动力(也叫学习动机),学习动力,就是指孩子在完成学习与学业相关的事情(比如听课、写作业、阅读等),能够积极主动并且持续努力的过程,这个就叫做学习动力。那么,孩子的学习动力来自哪几个方面呢?一般认为,孩子的学习动力来自两个方面:内在学习动机,和外在学习动机。

首先我们要搞清楚,什么是动机?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,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。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。比如我饿了,这是一个动机,那么行为上可能就会出现自己做饭、叫外卖、冰箱里找吃的等行为。那么,这个学习动机是什么呢?放在孩子的学习上,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,并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动力,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。比如,一个孩子想通过考一百分来获取奖励,这就是他的学习动机——奖励。又或者说一个孩子想超过同桌的分数,这也是一个学习动机。

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学习动机(学习动力)?是不是就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呢?当然不够, 因为学习动机按照分类来划分的话,一般分为两种,第一种是外在的学习动机(我们简称为外驱力),还有一种是内在的学习动机(我们简称为内驱力)。这两种不同的学习动机,分别会对我们的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?我们家长平时引导的方式,又是属于哪一种学习动机呢?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继续探讨分享:

我们先举两个例子:

孩子,这次期中考试你每门功课,能够考95分以上,妈妈就答应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礼物……

孩子,你先把作业写完,妈妈就让你看你喜欢的动画片……

请问各位家长:这样的形式引导,是属于什么学习动机呢?

再举两个例子:

一次考试,小王的考试比同桌少了三分,小王不服气,于是在心里偷偷地告诉自己,下次考试一定要超过同桌……

小明在写作业的时候,突然想起爸爸说:要想当警察叔叔,一定要先学习好文化知识,于是小明认真地写作业……

请问各位家长,上面的两个例子,孩子分别属于什么学习动机呢?

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,请问我们的家长,你经常使用的,鼓励孩子的学习动机形式有哪些呢?我们来看看吧:

1、孩子,早点写完作业,我们就可以看动画片了

2、孩子,快点去写作业吧,不然太晚了时间不够,明早又起不来了

3、你今天在八点前不把作业写完,看我怎么收拾你?

4、再不好好写作业,周末外出活动取消

5、孩子,学习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,考个好大学,去个好老婆,你要加油哦

6、你愤怒的说:“你以为学习是为了我?你学习是为了自己,你爱学不学?”

7、孩子,期末考试每门功课都在96以上,爸爸奖励你一个什么什么礼物

,或者奖励你多少钱…………

8、你怎么这么笨呢?这道题我昨天都教过你了,今天怎么又做错了?

好,各位家长,你们自己看一看,这样的引导和启发方式,是否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习呢?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持续的学习呢?这些启发引导方式,是不是都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提高学习动机?我见过很多家长,孩子不听话就打一顿,结果呢?孩子当时是听话了,他可能只能帮助我们的孩子一个晚上,或者是一天,可能孩子第二天就忘记了,或者过了几天老毛病又犯了,甚至有的引导启发方式,不但不能启发引导孩子激发学习动力,反而会消减降低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,比如:我都教你三遍了,你怎么还是不会做,真是笨死了。

请大家看看,这样的沟通,不但不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,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兴趣,因为孩子想:“妈妈都说我笨死了,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啊”,第一次孩子会怀疑,第二次,第三次,孩子基本上就确定了——我真的很笨,就像一个故事一样《大街上有老虎》,一个人跑过来和你说,大街上有老虎,你不相信,接着第二个人接着跑过来说大街上真的有老虎,你半信半疑,接着第三个人跑过来说:“大街上有老虎”,此时,你就会相信,大街上真的有老虎呢。所以很多孩子后期的行为表现是“我怎么学都学不会”、“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”。这和家长平时的一次又一次对孩子的评价是有直接关系的。

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启发孩子的学习动机?两个方面着手,我们刚说了,一个是外驱力,一个是内驱力。幼儿和小学生大部分都是依靠外驱力的多,到了初高中的学生,大部分学生依靠内驱力的多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小学生尚未建立起内驱力的动机,是因为孩子对当下所需要完成的任务,与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关系,孩子是很难直接联系起来的。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孩子们注重当下的感受,而不是注重未来的结果。所以很多孩子今天接受了家长的教育、训导后,过了两天又忘记了,屡教不改其实是和孩子注重当下感受有关系的。

而初高中的学生,随着社会阅历和经验的增加,往往更多的会把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,所以在思考问题上会更加的成熟。所以初高中的孩子已经开始有“信仰”。比如,孩子们崇拜某一个明星,认定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,但是他们的信仰常常又会被新的东西打乱,甚至吸引,而导致信仰更替变换,所以很多孩子的理想和梦想,就会经常换来换去的。但是无论怎样,初高中的孩子,已经具备了较成熟的思维思想,所以在坚定信仰的意图上比小学生更加坚定执着。特别是生活中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情,会对孩子坚定意志力和动机起到强化的作用。我曾经就遇到一个初中生,父亲是政府工作人员,负责拆迁工作,一些人因为拆迁补偿问题,会到家里来闹,甚至发生对方把婴儿放到孩子父亲车轮下,阻止父亲上班,要求提高拆迁补偿、甚至殴打孩子的母亲等事情发生。这些巨大的刺激,引发了孩子强烈保护父母的动机,所以,他有一个梦想,就是建立一个党派。听起来很可笑,但是孩子一直在努力了坚持,每当别人问他的梦想是什么,他说是成立一个什么党派,同学们都笑话他,说他是神经病。所以他很痛苦,茶不思饭不想,成绩一落千丈。后来家长找到我们,我们了解情况后,知道孩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,所以才有了成立一个党派的想法,在孩子心里,他认为目前这个党派无法给父母提供安全,这就是他的内在动机。

各位家长,你们想一想,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动机后,他的所有的行为是不是都会围绕着实现这个愿望来实现?上面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但是这个案例不是关于学习动机的。那么,我们再来讲一讲,关于孩子学习的动机,该怎么引导合适呢?

刚才我们讲过,小学生学习的动机,大都是来自外驱力,也就是家长或老师提供的正面的评价、认可,或者是奖励。说白了就是通过外在的刺激,从而引发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。请大家记住,孩子所有的行为,都是由外在的刺激引发的。但关键是这个刺激是否得当,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。比如:孩子作业写错了,我们的家长希望孩子认真写作业,这是家长的动机,那么,我们就会不自觉的把这个动机演变成行为。这个行为可能是:你看看你,怎么又写错了?也可能是:孩子,如果我们下次写作业的时候,再认真一点,妈妈相信你错误会减少,这样你的正确率就提高了。同样的动机,如果给予孩子的刺激不同,孩子通过我们家长的刺激后,给予的反馈也不同。按照刚才第一种情况的刺激:你看看你,怎么又写错了?孩子心想:就知道批评我,我也不想错啊,哼。孩子明显带着不愉快的情绪去订正错题,大家都知道,当一个人带着情绪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往往能够做好的事情,他也做不好,因为他受到了情绪的干扰。而第二种刺激方式是:孩子,如果我们下次写作业时候,再认真一点,仔细一点,妈妈相信你错误会减少……此时孩子心想:“嗯,妈妈是关心我的,是希望我好的,我可不能辜负妈妈对我的爱……”那么孩子订正错题的时候,是没有反抗情绪的,相对来说,是积极的,愿意面对的。

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机,我们家长还要学习,孩子学习的性质是什么,也就是孩子学习到底是通过什么来学习的呢?我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性质是什么,就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给予建立学习动机,而不是破坏孩子的学习动机。孩子的学习性质,首先是通过各种外界感觉刺激、然后是经验系统,最后是动作行为。这个比较专业,可能很多家长听不太懂,我们来举个例子。比如,我们平时与人沟通,吃饭睡觉、聊天购物、孩子上课等,首先都是通过外界的种种刺激来完成的!比如视觉上的刺激(看)、沟通要看着对方,声音上的刺激(听)耳朵要听着,触觉上的刺激(感觉)感觉到对方的喜悦或者是愤怒。其次再启动大脑里的经验系统,如果对方给你的感觉是危险的,你的动作反应是保护自己,如果对方给你的感觉是温暖的,你的反应是安全的,开心的。所有的外界给予的刺激,一定要通过经验系统做出判断后,最后才通过动作行为反馈出来。

比如,孩子学习的时候,家庭环境给予的刺激是嘈杂的,孩子一开始是烦躁的感觉,这种感觉逐渐形成一种经验,存在孩子大脑里,只要孩子在学习的时候,家庭环境出现嘈杂的声音,或者是有声音干扰孩子,孩子马上就会通过经验系统,反馈出的行为就是烦躁不安,情绪不稳定。如果孩子一开始的感觉不是烦躁的,那么第二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也是不干燥的。所以,第一次刺激给孩子的感觉最重要。

又如,妈妈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,妈妈总是指着错题大声呵斥孩子,这样的刺激给孩子的感觉是“吓一跳”,那么,久而久之,孩子只要听到妈妈大声说话“都会表现出吓一跳”的行为。

今天的智伴课堂,分享了这么多,最后,我们来总结下今晚的课程内容。

学习动力,也称之为学习动机,是指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,并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动力,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。学习动机有两种,一种是外驱力,一种是内驱力;小学生以外驱力学习为主,初高中以内驱力学习为主。孩子学习的性质是通过外界感觉刺激、启动经验系统,最后反馈动作行为。所以,我们给予孩子的外界刺激要适当,让孩子的经验系统多留存一些愉快的、喜悦的、积极的、有爱的素材。


 
售前咨询热线
13022819866
qq咨询热线
410402528
top
网站地图